炒股配资公司排名榜 《健康报》专访嘉兴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、主任王国芬:统筹城乡 跑出改革“嘉”速度_医疗_基层_服务体系
《健康报》(2025年7月28日 第5版)
7月28日,健康报刊发《嘉兴:统筹城乡 跑出改革“嘉”速度》,专访嘉兴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、主任王国芬。全文如下:
作为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较小的城市之一,嘉兴市近年来以城乡统筹为突破口,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深度下沉,构建起市级牵引、县镇村一体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。
“均衡不等于平均,更不是简单复制。”嘉兴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、主任王国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城乡统筹是一个系统工程,核心在于激发多方优势,优化机制协同,推动服务体系整体跃升。
城乡一体化是基础也是挑战
健康报
嘉兴市的城乡发展差距较小,这是否为推进医改提供了“天然优势”?
展开剩余82%王国芬:嘉兴市位于长三角中心腹地,区位优势显著,这给群众看病就医带来极大的便利,也给嘉兴市的医疗卫生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。
2024年,嘉兴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.51∶1,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连续21年居全省首位,这确实为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。但另一方面,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已从“有”转向“优”。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,群众“看病贵不贵、看病方便不方便、报销比例满意不满意”一直是我们改革的出发点与指路标。
健康报
嘉兴市现有的医疗资源布局能否支撑“就近享优质”的目标?
王国芬:截至2024年底,嘉兴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018家,其中三级医院16家,镇卫生院(社区卫生服务中心)75家,村卫生室(社区卫生服务站)708家,各县均有三乙综合医院。但资源总量只是基础,整合协同才是关键。
所以,我们坚持“统筹”理念,以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,推动人财物、药械、信息全方位打通,资源精准下沉,服务紧密联动,大幅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普惠性。
从“有病能看”到“无病先防”
健康报
优质医疗资源相对集中是很多地区医疗资源分布的共同特征。嘉兴市在推动基层服务提质、构建分级诊疗格局方面,采取了哪些举措?
王国芬:嘉兴市主要从三方面搭建解决“看病难”问题的改革框架。
一是体系建设,整合四级服务网络,实现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全覆盖,镇、村医疗卫生机构100%紧密型管理,基层就医便利度显著提高。2024年,医学影像中心、心电中心、检验中心分别为基层提供报告40.13万份、11.96万份、126.29万份,审方中心为基层审核处方12.55万份,中心药房配送药品13.97万次。
二是能力提升,嘉兴市通过实施“名医到嘉”工程,与长三角地区70家医院合作,实现每月600余人次专家来嘉,每天都有沪杭专家在嘉兴坐诊、会诊、教学,越来越多本地医生在专家“手把手”带教中成长为技术过硬、患者认可的本地名医,推动呈现“名医到嘉”和“嘉有名医”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。目前,全市已建成国家级重点学科6个,三级医院病例组合指数(CMI)提升7.7%,疑难重症诊治能力明显增强。县域医共体实现临检、影像、病理等五大中心全覆盖,形成“小病在基层、大病到医院、康复回基层”的合理就医秩序。
三是要素保障。嘉兴市各级财政对卫生健康投入逐年增加,近5年来年均增长超21%,政策与资金为改革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健康报
医保改革涉及面广、牵涉利益多。嘉兴市在破解“看病贵”问题上,如何推动医疗保障更加公平可及?
王国芬:嘉兴市积极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城乡医保制度改革,取消基层门诊起付线,基层住院报销比例统一提高至90%,有效减轻患者负担。同时,探索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,设立医保暖心无忧专项基金,防止困难家庭因病致贫。率先实施长期护理保险,推出“大病无忧”商业补充医疗保险,现已形成“基本医保+大病保险+医疗救助+商业补充险”多重保障格局。
健康报
嘉兴市是如何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就医便利性和服务体验的?
王国芬:嘉兴市整合卫生健康信息资源数据,打造市人口健康信息服务平台,实现全市医疗机构健康数据互联共享。加速“互联网+”医疗健康服务发展,推出预约诊疗、智慧结算、居家护理等40余项便民功能。目前,全市各级医院智慧医疗应用及数字医共体覆盖率均达100%,门诊智慧结算率超过85%,极大方便群众就医。
迈向现代化要聚焦也要协同
健康报
嘉兴市提出打造“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市域样板”,未来将采取哪些具体行动?
王国芬:嘉兴市始终把“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”作为长期目标。2023年6月,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《关于推进浙江省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》;2024年11月,嘉兴市召开全市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推进会,提出打造“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市域样板”的目标。当前及未来,嘉兴将围绕“公平、可及、高效”目标,聚焦五大重点方向持续发力。
一是聚焦优质均衡,建强市级医院尖峰学科,深化网格化城市医疗集团和紧密型县域数字医共体建设,打造深度融合型专科联盟,构建资源整合、优化、共享、连续的医疗服务新体系。
二是聚焦预防为主,提升疾病防控、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,健全健康体检制度,推进重点慢性病和重大疾病早筛早诊早治,构建前移关口、主动防控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。
三是聚焦全民全龄,深化安宁疗护试点,推动医养融合和机构毗邻建设,落实生育支持政策,优化妇幼和托育服务,迭代心理健康服务体系,擦亮“健心客厅”“心理顾问”等品牌;加快体医融合发展,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健康服务体系。
四是聚焦高效治理,健全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,深化薪酬制度改革,创新医保支付方式,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和药品耗材集中采购,构建协同高效、保障有力的“三医”联动体系。
五是聚焦增强动力,加强医疗科技创新,建设“健康大脑+未来医院”、研究型医院和重点实验室,提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,加强卫生人才培养与引进,推动“秀水医派”等中医药传承发展,构建创新驱动、人才支撑的健康发展体系。
无论现在还是未来,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始终是一项系统工程。要取得实效,关键在于持续推进、机制创新,而最终的检验标准是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。嘉兴的探索未必是唯一答案,但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聚焦群众最关心的问题,努力让百姓在改革中感受到更多、更直接、更实在的幸福。
来源:健康报炒股配资公司排名榜
发布于:北京市